1984.7—1990.8 河南科技大學畢業並留校任教,主講《飼料生產學》、《飼料質量分析與檢測》、《牧草種子質量檢驗》等課程。
1990.9—1993.7 內蒙古農牧學院草原科學系牧草栽培與育種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馬鶴林教授,論文題目“苜蓿輻射生物學效應及輻射敏感性研究”,獲農學碩士學位。
1993.7—2000.5 河南科技大學任講師、副教授,主講《牧草種子質量檢驗》、《飼料質量分析與檢測》、《飼料生產學》、《食品營養衛生學》等課程。
2000.6—2003.6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飼料科學與動物營養專業博士,導師李德發教授,論文題目“豬對去皮豆粕的利用效率研究”,獲農學博士學位。
2003.7—2005.5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草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後,導師胡躍高教授。研究工作報告爲“苜蓿草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研究”,曾講授《農業總論》課程。
2005.6—2008.12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種子科學系任副教授。
2009.1—至今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農學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任芽菜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食用豆現代產業技術體系食用豆產品加工研究崗位科學家;擔任中國農業大學理科試驗班導師。
本科生教學
1.主講《種子經營管理學》;
2.主講《種子經營管理學實踐》;
3.主講《種子營銷》(校選)。
研究生教學
1.主講《品種與種子宏觀管理》(選修課)等課程;
2.主講《作物生產與經營》(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骨幹課程)。
(1)豆類芽菜產業發展理論與工藝技術;
(2)食用豆類品種材料的芽用特性鑑定評價;
(3)芽用食用豆種質資源篩選創新;
(4)食用豆產品加工工程研究;
(5)品種與種子宏觀管理等。
一、科研課題
1.承擔國家食用豆現代產業技術體系項目,任“食用豆產品加工研究崗位科學家”,2009~2020;
2.主持橫向課題“家庭園藝芽苗菜標準化科技示範課題”,2014~2015。
3.主持國家農業行業專項“工廠化芽用豆品種篩選及其豆芽產品培育工藝技術體系研究”,2006~2010;
4.主持科技部科技人員服務企業項目“食用豆優異資源材料芽苗菜特性及其功能性成分研究”(項目編號:SQ2009GJA0000608),2009~2010;
5.主持橫向項目“豆芽產品培育生產及儲存防腐工藝技術研究”,2007~2012;
6.主持橫向項目“工廠化豆芽水資源循環利用及營養素補充效應研究”,2009~2011;
7.主持橫向項目“我國十大城市地下水質檢測評價及其與工廠化豆芽產品品質的關聯性研究”,2009~2011;
8.主持橫向項目“豆芽產品爛芽及其預防技術研究”,2007~2008;
9.主持橫向項目“豆芽工廠化生產建設可行性項目論證及報告”,2007~2008;
10.主持橫向項目“豆芽產品質量控制技術研究”,2006~2007;
11.主持北京市農業科技調研項目“農作物品種權保護問題研究”,2005~2008。
二、教研課題
1.主持中國農業大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建設項目《作物種子生產與經營》,2010~2011。
論文著作一、學術論文 先後發表有價值學術論文106餘篇,其中SCI論文12篇,核心期刊論文約70篇。
(一)豆科作物牧草的品種及遺傳特性研究
1. 康玉凡等.紫花苜蓿耐熱性研究現狀與展望.草業科學(增刊),2004.(1/5)
2.康玉凡等.黃淮海平原旱作條件下耐旱苜蓿品種篩選的試驗研究.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委員會2003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3.10 廣州. (2/3)
3.康玉凡等. 1999. 11個苜蓿品種的適應性比較試驗研究初報. 洛陽農專,•1•(1/3)
4.康玉凡等. 1993. 紅三葉草和白三葉草的核型研究. 中國草地•3•(3/3)
5.康玉凡等. 1993. 六種豆科牧草的核型分析. 北方植物學研究•2•(3/3)
6.康玉凡等. 1993. 苜蓿屬四種牧草的核型研究. 北方植物學研究•2•(3/3)
(二)苜蓿品種的輻射生物學效應研究
7.康玉凡等. 1999. 植物輻射敏感性研究概況. 內蒙古草業,•1•(1/3)
8.康玉凡. 1999. 內蒙古主要豆科牧草種和品種輻射生物學效應及敏感性分析,內蒙古農牧學院學報. 20(2):39-43. (5/5)
9.康玉凡等. 1998. 我國苜蓿品種的適宜輻射劑量. 內蒙古農牧學院學報,•2•(1/3
10. 康玉凡等. 1998. 苜蓿品種輻射敏感性的模糊聚類分析. 中國草地,•4•(1/4)
11. 康玉凡, 馬鶴林. 1995. 我國苜蓿品種的輻射敏感性及模糊聚類分析,《中國核科技報告》. 1995年9月,原子能出版社. 該論文被國際核能學研究機構(INIS) 美國能源研究文獻(ERA)和美國《政府通報報告及索引》(GRA & I)收錄. (1/2)
12. 康玉凡等.1995. 89個豆科牧草品種適宜輻射劑量及敏感性分析. 中國草地•2•(4/5)
13. 康玉凡等. 1995.種子輻射誘導發光劑與輻射敏感性關係的研究.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3•(3/5)
14. 康玉凡等. 1994. 我國苜蓿品種的輻射敏感性.核農學通報,•5•(1/5)
(三)豆科作物牧草的開發利用研究
14. 康玉凡等.2005. 我國大豆產業發展趨勢與對策.中國農業科技導報,06.(6/6)
15. 康玉凡等.2005. 不同發酵類型青貯菌劑對青貯發酵的影響.草業學報.14(3):63-71. (5/7)
16. 康玉凡等.2004.苜蓿草產品在養豬生產中的應用.中國飼料.2004(3):37-39. (1/3)
17. 康玉凡等.2004. 黔西南地區知識密集型草地畜牧業建設對策.糧食安全與農作物制度建設,中國農學會耕作制度分會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9. (2/5)
18. 康玉凡. 北京市奶牛場青粗飼料支撐體系的構建特點與博奕分析.2004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後學術論壇.2004.12.
19. 康玉凡等. 2000. 洛陽市飼料青貯質量的調查報告. 洛陽農專學報, •1•(1/3)
20. 康玉凡等. 1999. 苜蓿草青貯方法及效果的試驗研究. 黑龍江畜牧獸醫, •1•(1/3)
21. 康玉凡等. 1999. EM菌液對肉兔生長髮育的效果. 中國養兔.4:7-8. (2/3)
22. 康玉凡等. 1999. 關於樹立“現代畜牧學觀”的討論. 家畜生態,•3. 4•(2/3)
23. 康玉凡等. 2001. 小尾寒羊在豫西丘陵山區繁育推廣技術的研究與示範. 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1(3) :192-193. (5/5)
24. 康玉凡等. 2000. 洛陽市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對策. 洛陽農專學報,•3•(1/2)
25. 康玉凡. 2000. 建立高科技服務體系 快速發展畜牧業. 華北農學報,•1•(2/2)
26. 康玉凡等. 1998. 系統方法在庭院立體農業規劃中的應用. 內蒙古草業,•4•(1/3)
27. 康玉凡.1988. 農村庭院立體養殖實踐及研究. 河南省立體農業研究會論文集.(2/2)
(四)大豆加工產品及其生物利用效率研究
28. Yufan Kang, DeFa Li, JianJun Xing, P. J. McKinnon, P. Thacker and Xiuguo Shang. Determination and Prediction of Digestible and Metabolisable Energy of Dehulled and Regular Soybean Meals for Pigs.The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Advances. 2004. Vol 3:740-748.
29. Kang Yufan, Li Defa, Xing Jinajun, McKinnon, and Sun Dongyan. 2003. Effect of dehulling on ileal animo acids digestibility of soybean meals fed to growing pigs. Asian-Aust. J. Anim. Sci. Vol 16, No.6:928-938.
30. Li Defa, Xipengbin, WangJitan, and Kang Yufan. 2001. The effect of lysine to protein ratio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of nitrogen utilization in pigs. Asian-Aust. J. Anim. Sci. Vol 14, No. 9:1282-1289.
31. 康玉凡.2005. 去皮豆粕的新技術工藝和品質控制研究進展. 黑龍江畜牧獸醫3:48-49.(1/3)
32. 康玉凡.2005.去皮豆粕和帶皮豆粕的感官評價研究.中國畜牧雜誌,3: 44-45.(1/5)
33. 康玉凡.2005. 68個去皮和帶皮豆粕的常規營養、脲酶活性及蛋白質溶解度比較研究.黑龍江畜牧獸醫. 11:13-15. (1/4)
34. 康玉凡.2005.68個去皮和帶皮豆粕的氨基酸組成及其迴歸估測.動物營養學報. 17(3):56-62. (1/5)
35. 康玉凡.大豆皮對斷奶仔豬生產性能、消化生理及腸道黏膜形態的影響。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九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九屆動物營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10. (1/3)
36. 康玉凡. 2003. 生長豬對去皮豆粕中氮和能量利用效率研究. 中國畜牧雜誌,2: 24-26. (1/5)
37. 康玉凡等. 2002. 70個去皮豆粕和帶皮豆粕的感官特性分析. 第四屆全國飼料營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2.10. 南京.(1/5)
38. 康玉凡等. 氧化應激、抗氧化微量營養素和基因表達.《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暨第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 2000.10.哈爾濱. (1/2)
(五)食用豆類及其芽菜產業發展、工藝技術與功能性成分研究(近7年文獻)
1. 康玉凡等.大豆炸莢性研究進展(J).大豆科學,2011(06 ). (2/2)
2. 康玉凡等.芽用綠豆品種子粒性狀及其豆芽生理特性研究(J).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2011(06).(1/7)
3. 康玉凡等.芽用大豆品種材料的種皮性狀及生理特性(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2011(04). (1/5)
4. 康玉凡等.芽用大豆品種遺傳改良研究進展(J). 劉紅開; 康玉凡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11/06.(通訊作者/2)
5. 康玉凡等.臭氧生物活性炭技術對工廠化豆芽生產回收水的淨化效果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11/25.(2/4)
6. 康玉凡等.芽用豆科作物的輻射敏感性研究進展(J).大豆科學, 2011(03).(通訊作者/2)
7. 康玉凡等.豆芽立枯病診斷與防治試驗(J).中國蔬菜,2011(04). (4/5)
8. 康玉凡等.豆類芽苗菜生產工藝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 2011(10).(通訊作者/3)
9. 康玉凡等.綠豆品種豆芽產量形成的初步研究(J).種子, 2011(05).(2/5)
10. 康玉凡等.大豆籽粒大小差異對豆芽營養品質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1(01).(通訊作者/5)
11. 康玉凡等.國際芽菜產業發展快速 行業組織起推動作用(J).長江蔬菜, 2012(20). (1/5)
12. 康玉凡等.豆類種子及萌發過程中功效性成分研究概述(J).中國食物與營養, 2012(10).(通訊作者/2)
13. 康玉凡等.草魚脆化過程變化研究進展及其機理探討(J).食品工業科技,2012(21).(2/4)
14. 康玉凡等.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 L.)苗菜用品種的篩選與評價(J).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2012(04).(2/4)
15. 康玉凡等.中國現代芽菜產業鏈分析(J).長江蔬菜, 2013(20). (1/4)
16. 康玉凡等.中國現代芽菜產業價值鏈分析(J).長江蔬菜. 2013(8).(1/5)
17. 康玉凡等.大孔吸附樹脂分離純化紅小豆多酚工藝及效果(J).農業工程學報,2013(23). (3/6)
18. 康玉凡等.乙烯在幼苗根生長髮育中調控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3(12). (通訊作者/2)
19. 康玉凡等.植物吸收和轉化硒的研究進展(J).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13/03. (通訊作者/2)
20. 康玉凡等.蠶豆蛋白的提取及加工利用研究進展(J).糧食與飼料工業,2013(08).(2/3)
21. 康玉凡等.食用豆類球蛋白研究進展(J).糧食與油脂,2013(05)(通訊作者/2)
22. 康玉凡等.pH對大豆7S、11S球蛋白功能特性影響(J).糧食與油脂,2013(08).(通訊作者/2)
23. 康玉凡等.蠶豆種子萌發過程中單寧代謝與鈍化技術研究概述(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3(09).(通訊作者/2)
24. 康玉凡等.土壤施硒對蠶豆出苗及生長指標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4(01).(2/6)
25. 康玉凡等.食用豆品種萌發過程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變化 (J). 食品工業科技,2014(17). (通訊作者/3)
26. 康玉凡等.基施硒肥對蠶豆籽粒硒含量、營養成分及抗氧化性的影響(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2014(05). (通訊作者/6)
27. 康玉凡等.食用豆品種萌發過程中抗氧化成分研究(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4(08). (通訊作者/3)
28. 康玉凡等.蠶豆種皮褐變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2015(08). (通訊作者/2)
29. 康玉凡等.硒浸種對綠豆芽用特性及營養品質的影響(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5(08).(通訊作者/4)
30. 康玉凡等.豆類膳食纖維研究進展(J).糧食與油脂,2015(03). (通訊作者/2)
31. 康玉凡等.LED在芽苗菜生產中的應用及前景展望(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6(08). (通訊作者/2)
32. 康玉凡等.不同品種蠶豆種皮中膳食纖維的提取工藝優化及其理化特性(J).食品科學,2016(16). (通訊作者/5)
33. 康玉凡等.蠶豆芽苗菜生長、品質及次茬生長的研究(J).中國食物與營養, 2016(01). (2/6)
34. 康玉凡等.豆類胰蛋白酶抑制劑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 2017(04).(通訊作者/2)
35. 康玉凡等.9個豌豆品種苗菜生長特性、營養成分、功能性成分分析(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6(09). (通訊作者/6)
36. 康玉凡等.天然活性多糖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7(02).(通訊作者/2)
1. Liu, H K et al. The influence of light-emitting diodes on the phenolic compound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pea sprouts(J).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2016, 25: 459-465.
2. Liu, H et al.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8S globulin fractions from 15 mung bean (Vigna radiata (L.) Wilczek) cultiva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50(5): 1206-1214.
3. Zhang H H et al. Effect of selenium on the emergence and growth parameters of fava bean (Vicia faba)(J). Soil and Fertilizer Sciences in China, 2014, (1): 1206-1214.
4. Effects of selenium application on Se content, nutritional composition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faba bean seeds(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4, 19(5): 66-72.
5. Huang, W N et al. Ethylene-induced changes in lignification and cell wall-degrading enzymes in the roots of mungbean (Vigna radiata) sprouts(J).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3, 73: 412-419
6. Liu, H K et al. Effect of ethylene on total phenolics,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the activity of metabolic enzymes in mung bean sprouts(J).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13, 237(5): 755-764.
7. Tao S et al. Technology of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nd its efficiency of adzuki bean polyphenols with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s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3, 29(23): 276-285.
8. Kang Y F et al. Analysis on seed coat trait and physi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soybean varieties which was used for sprout production(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1, 16(4): 16-23.
9. Zhang L et al.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bean sprouts Rhizoctonia solani(J). China Vegetables, 2011, (4): 61-65.
10. Li Z H et al. Initial evaluation of sprouts characteristics of mung bean varieties(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0, 15(5): 31-36.
著作 主編、副主編教材等7部,參編教材2部。
1.康玉凡 主編 《食用豆類加工實用技術手冊》. 中國農業技術出版社. 2015年4月
2.康玉凡 主編 《豆類芽苗菜》.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013年5月
3.康玉凡 副主編 食品安全行政監管與技術監督叢書《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管理與實務》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0年4月
4.康玉凡 主編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種子經營管理學》(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6月
5.康玉凡 參編全國農林高等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種子市場營銷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年8月
6.康玉凡 參編《種子生產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
7.康玉凡 副主編.《飼料生產學》(教材)河南科技出版社. 1998年9月
8.康玉凡 副主編.《食品營養衛生學》(教材)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5月
9.康玉凡.苜蓿草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研究.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後研究工作報告.2005年6月